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
阿爾茨海默症(Alzheimer's disease)
一種大腦逐漸退化的過程。主要特徵是逐步惡化且明顯的記憶力喪失,語言表達能力異常,性格改變,以及認知功能變差,無法自理生活等。它是老年痴呆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,佔了腦退化症個案總數的三分之二。
由解剖病理學上發現,病人的大腦皮質糾纏大量的神經纖維和充滿了老化的斑塊;廣泛而不規則的腦萎縮;腦神經細胞明顯減少與喪失,整個腦的重量也比正常人輕10%~15%。
阿茲海默症有一些危險因子(risk factors):
1.年齡:年紀大仍是阿茲海默症首要的危險因素,大約每增加4.5歲,發生率就增加一倍,85歲以上的老年人大概一半都患有老年痴呆症。
2.家族史:約40%的病人近親中也患有阿茲海默症。近年來發現在第21、19或14對染色體有不正常的基因型態,這種基因是顯性遺傳(Autosmaldominant),它造成的老年痴呆也較早發病。
3.頭部受傷:可能是由於受傷造成腦細胞喪失或加速老化斑塊的形成。其他如女性,教育水準低,鋁元素過量或有些全身性疾病像甲狀腺功能異常,糖尿病、心衰竭、中風等,也和老年痴呆症有關連。
診斷最主要在確定病人是否真的痴呆?或是有其他可逆的因素?病人的意識和精神狀態是重點之一,而在一個人持續性的心智功能判定上,家庭醫師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因為我們對照顧多年的患者以往的身心狀況、家庭背景最為清楚,所以遇到疑似阿茲海默症的病例,不應懷著模稜兩可的態度,或是不敢主動去診斷。
目前已有一套診斷標準(criteria)可幫助醫師診斷阿茲海默症,準確度達90%。主要包括:
1.發病年齡從40至90歲,大多數在65歲以後。
2.緩慢進行的病情,且逐漸惡化(6個月以上)。
3.記憶力喪失加上至少兩種認知功能異常,並且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。
4.由完整的測驗可檢查出來,如簡易心智功能檢查表 (MMSE)。
5.已排除其他生理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。
非藥物治療及處理:
支持與關懷:家庭醫師在這方面扮演了主要的角色,除了照護病人,對家屬的支持尤為重要。阿茲海默症雖然會不斷惡化,並不表示醫師和照顧者就可以放棄。對阿茲海默症的病人,我們要提供一個安全、穩定的居住環境,同時兼具活潑、明亮,活動自如的空間。必要時設置一些輔助器具,如扶手、欄杆等幫助行動;家人的照片、各種字卡、圖卡、簡明的時間表等,幫病人保持記憶或減慢記憶喪失的速度;讓病人聽聽廣播,看看電視,增加聲光的刺激,目的都在維持病人的活動。當然,營養和衛生也要注意。長久下來,對於照顧病人的家屬,的確是一大負擔。醫師和家屬最好保持聯繫,讓他們多認識病情、症狀和未來的發展。多一分了解,便少一分無奈,也減少家屬間的爭執。照顧阿茲海默症的老年人,身心都非常累,久了會有頭痛、背痛、胃痛、失眠、焦慮等症狀,通稱為照顧者症候群(Care-giver syndrome)。而且金錢上的花費也極大,有的家屬必須辭去工作,留在家裡。經濟與情緒上的壓力,很可能讓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承受不了,甚至崩潰。家庭醫師應儘量幫助家屬照會相關的社會工作者,提供一些日間照護或安養機構的資料,而由家屬決定是不是需要將病人送進機構安養。
藥物方面,因應病因和病情,醫生可能會處方「膽鹼酯脢抑制劑」 (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) 以促進患者的記憶和其他的認知能力。這類藥物包括 Aricept、Exelon及Reminyl等。
憂鬱(Depression)是早期常見的症狀,可用抗憂鬱藥(Anti-depressants),但須注意其抗膽酯性(Anticholinergic)的副作用,因為可能加重認知功能障礙,以及胃腸、血壓方面不利影響。最好選用抗膽酯性較低的藥物如Fluoxetin(Prozac)。
躁動(Agitation):
大約有1/3的阿茲海默症病患會有幻想、幻覺、焦躁及攻擊性,可開予安定神經的藥物。同樣先給低劑量,並且不要長期使用。它除了有抗膽酯作用外,還會產生錐體外反應(Extrapyramidal syndrome),如僵直、顫抖、運動弛緩等。一般用Haloperidol(Haldol)。若病人有失眠的問題,短期使用低劑量鎮靜劑,如Benzodiazepine是許可的,但不應超過一星期。
摘自 :http://www.ohayoo.com.tw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