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

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(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, BPPV )

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( BPPV) 又稱〝耳石症〞。人的內耳有兩個囊,即球囊和橢圓囊,其內有平衡覺感受器,即囊斑。囊斑表面有一層耳石膜,耳石膜上黏附著許多碳酸鈣樣的結晶,即為耳石。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,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,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的內淋巴液裡游動,進入半規管中。當人體頭位變化時,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,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,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,導致眩暈。 症狀包括 :當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位置時,出現短暫旋轉性為主的眩暈。眩暈持續時間短,一般不超過一分鐘。有時還會伴隨著惡心、嘔吐,但不伴有耳鳴、耳聾等症狀,也無其他中樞神經體征。常在晨起、夜臥、床上左右翻身、低頭屈身或抬頭仰視時突發出現,一般多見於中老年患者。 耳石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耳石復位 ( Epley Maneuver),即通過手法人為地改變內耳半規管的空間位置,把耳石從半規管中“驅趕”出來,回到耳石器中。復位后患者一般在一周內應避免頭部劇烈昂頭和低頭運動、避免患側臥位,睡覺時頭位也應適當抬高20度左右。由於眩暈發作后可有較長時間的頭重腳輕及飄浮感,可以適當服用抗眩暈藥物。若復位一周后不痊愈,可重復治療。如超過3次仍不好,應進一步檢查,包括核磁共振檢查,以便排除顱內病變。 摘自 :http://health.people.com.cn/BIG5/n/2012/0719/c14739-18548003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